近几年,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在训诲新常态的大环境中,进一步构筑起学校训诲、家庭训诲和社会训诲之间良性互动的大方法,开辟披缁校社协同共振发展的新阶梯、新模式,升级建立学校与家庭、老师与社会的同盟伙伴组织——“家校社合育教联体”。
一是馆校协同,打造千里浸式文化育东说念主课堂。滨城区第六中学校与滨州市藏书楼、滨州市城市计较展览馆、滨州市青少年示范性详尽实践基地等共建“第二课堂”,开展“流动藏书楼”“科技创念念月”“城市计较面临面”等算作,通过什物展览、互动体验、专题讲座等形式,提高学生文化训诲和科学探索武艺。组织学生走进场馆开展主题实践,如“探寻滨州变迁,感受家乡魔力”“非遗传承实践,线路非遗魔力”,累计参与学生3000余东说念主次。


二是身教互促,构建健康护航体系。建立“健康两手合手”轨制,按期开展视力健康常识讲座、济急逃生和急救手段培训、心思健康筛查等算作,掩饰整体师生。

树立“心灵港湾”,专科心思老师、心思研讨师团队,开展“心思指示”“相似沙龙”,年服务学生500余东说念主次,灵验缓解学生心思压力。通过家长沙龙、亲子互动讲座等形式,领导家庭科学应付芳华期心思变化,累计惠及家庭3000余户。将花样管制、抗挫力培养融入闲居教学,校园心思危急事件零发生。


三是体教互融,赋能学生全面发展。以赛事算作为载体,栽植学生拼搏精神与团队闭塞。每年举办“体育文化节”,成立田径洞开会、班级联赛、体育常识竞赛等模块,劝诱90%以上学生参与。

翻新“阳光大课间”模式,融入体能跑步考验,项目跳绳等,确保学生逐日考验1小时,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%以上。

四是家校互动,深化协同育东说念主共鸣。成立“家长学校”,邀请家委会成员和家长代表参与学校训诲教学管制等算作。按期组织开展家长志愿者进校园算作,为“灵敏父母”搭建成长的平台。早在2015年,第六中学在全市较早创立“家长学校”,积极贯通家委会示范引颈作用,收场家庭训诲与学校训诲的高效对接、同频共振,引颈家长与学生共成长、同发展。自2015年上半年开启“家长志愿者进校园”算作以来,共有4000余名家长参与其中,促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实时灵验的相似,从“要你来”变为“请你来”再到主动“恳求来”,从“短时”到“耐久”再到“常态”,全看法展现六中办学的“透明与诚实”。

栽植“灵敏父母”,积极探索多方协同的“家校社共育”新模式,鼓吹学校训诲向更宽范围的家庭训诲、社会训诲延迟。依托家长学校,进行“灵敏父母”的培训,提高家庭训诲水平,更新家庭训诲不雅念,与学校教学管制变成宏大的共育协力。自2019年开动,学生家长王秀芳同道流程民主推选、公开竞聘,被选为我校新一轮“家长学校校长”。每学期针对自觉报名的家前程行高端家庭训诲培训,有近700余名家长过问系统培训,王校长开展家庭训诲公益讲座38场,3000多名家长过问学习。

实践“家校共育”,饱读舞家长参与志愿服务(如课后服务监督、研学算作协助、高放学护学等),变成“家校背负共担、遵守分享”机制。按捺当今,有近万余名家长参与护学岗,为学生值勤护航,也为滨州市创建闲雅城市增添了一抹靓丽的现象。近几年,滨州电视台等媒体屡次对学校家长义工团算作进行了专题报说念。
五是社教同频,激活社会实践平台。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以“实践育东说念主、知行合一”为目的,深化社教协同机制,整合社区、企业等社会资源,与街说念社区、企业共建“服务训诲实践基地”,开展“社区公益服务日”等算作,学生参与社区科罚、环保宣传、敬老服务等实践项目。打造“基地共建、项目共育、遵守分享”的社会实践平台,引导学生走出课堂、走进社会,在服务体验、公益服务、科学探究中提高详尽训诲,厚植家国情感。

六是警校同步,筑牢校园安全防地。聚合公安、交警部门开展“吉利校园”步履,成立“护学岗”,按期组织反凌暴、防利用、交通安全演练,严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。逐日高放学时段由民警、交警、家长志愿者共同值守,引导交通、排查隐患,校园左近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跌75%。
诱导“法治进校园”系列课程,翻新“浸润式”法治训诲模式,诱导“法治护航”系列课程,聘用法治副校长、公安干警担任主讲东说念主,围绕反凌暴、防利用、网罗安全等主题,年均开展专题讲座20场,掩饰师生4000余东说念主次。开设“模拟法庭”“法治状况剧”等互动课堂,学生通过扮装上演、案例申辩长远意会法律常识,累计参与学生2000余东说念主,学生法治闭塞权臣增强。

声明
本文来 源于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。以 上图 文,贵在分享,版权 归原作家及原出处系数,试验仅为作家不雅点,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态度。如触及版权等问题,请实时与咱们干系。
本文裁剪:铁扇公主
背负裁剪:林好意思妮
山东训诲发布 |
| | | |
投稿/新闻痕迹/爆料视频
也曾领受将取得痕迹奖励
点推选